狸猫换太子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是哪一集,斯巴达克斯血与沙第一季无删减,亚洲视频免费观看,忧郁症韩剧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4-11 08:27:3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8篇(優(yōu))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8篇(優(yōu))

小班教案 篇1

  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員的數(shù)量會有差異。

  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張全家福,布置在“親親一家人”的主題墻上。教師從中選擇家庭成員分別為3個、4個、5個的三張全家福照片予以放大,將照片中的`幼兒頭像遮住。

  2、數(shù)量分別是3、4、5的圓點卡片各一張。

  過程:

  (一)誰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員為3個、4個、5個的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猜猜是誰的全家福。

  2、呈現(xiàn)幼兒的頭像,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分別說出每張全家福中家庭成員的總數(shù)。

  (二)我家有幾口

  1、幼兒分組到主題墻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著照片上的家庭成員數(shù)一數(shù)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數(shù)量分別為3、4、5的圓點卡片,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家庭成員的數(shù)量,將全家福放到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卡片下面。

  3、將按人數(shù)多少重新排列的全家福照片布置在主題墻上。

 。ㄈ┱l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誰?

  2、幼兒觀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誰家的人多,誰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樣多的。

小班教案 篇2

  教案目標:

  1、理解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對的理解,學習詞:“大、縮”。

  2、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向小老鼠那樣幫助別人,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

  教案準備:

  米皮皮的圖片衣服、魔棒一根、米皮皮頭飾一個、小苗苗、大苗苗圖片、小胡蘿卜、大胡蘿卜圖片、小蘑菇、大蘑菇圖片,圖片五幅。

  教案過程:

  一、出示米皮皮的圖片,這是一只叫米皮皮的'老鼠,你知道嗎?他今天可高興了,他今天得到了一個寶貝,他幫助了許多的小動物,聽一聽他是怎樣幫助的?請聽《米皮皮的魔棒》。

  二、教師有感情地講述。

  (1)米皮皮得到了一個什么寶貝?

 。2)為什么這是一根神奇的魔棒?

 。3)他對他們是怎樣說的?(長長長)

  教師引導幼兒把對華說完整。他對小苗苗說:“長長長”。小苗苗就長大了!

 。河變河檬种府斈О,教師出示小苗苗的卡片,引導幼兒是用手指磨棒說:“長長長”教師迅速的出示長大的苗苗卡片,方法同上出示胡蘿卜和蘑菇的卡片,學習詞語:“長、縮”

  三、米皮皮幫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鴨子有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再聽一邊。

  教師出示圖片講

  提問:

  (1)米皮皮幫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鴨子,有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學折紙大炮,感受紙大炮發(fā)出的聲響。

  準備材料:幼兒人手一張長方形紙、教師演示用紙一張

  重點難點:折疊紙大炮、引導幼兒比較辨別聲音的響和輕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聽聽紙大炮的聲音:

  紙能夠發(fā)出像一樣的聲音,你們相信嗎?

  教師出示自制的紙大炮,捏住兩個角,用力抖脘向下一甩,發(fā)出“砰”的響聲。

  我們讓紙大炮發(fā)出更響的聲音,怎么樣?教師以積極的情緒激發(fā)幼兒對紙大炮的好奇和制作愿望。

  2、制作紙大炮。

  咱們一起做個紙大炮吧!

  教師講述折紙大炮的過程,幼兒跟隨教師折疊。教師控制好折疊的速度,盡量讓每個孩子看清折疊方法。

  3、玩玩紙大炮吧。

  啟發(fā)幼兒探索讓紙大炮發(fā)出聲響。

  教師告訴

  幼兒讓紙大炮發(fā)出聲響的方法:抓牢兩個角,用最快的`速度向下甩。

  幼兒自由玩紙大炮,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比較誰的紙大炮的發(fā)出的聲音響,誰的聲音輕。

  怎么樣才能讓紙大炮的聲音變得響些?

小班教案 篇4

  重難點

  讓幼兒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

  通過觀察畫面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

  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述故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大象的明顯特征。如:有四條粗粗的像柱子一樣的腿,有兩個大大的像扇子一樣的耳朵,一條長長的大鼻子,還有胖胖的身體。

  二、欣賞故事

  1、觀看課件1師:看看小象的鼻子是怎樣的?它在想些什么?

  幼:小象的鼻子是短短的,它在想"鱷魚吃的是什么"

  2、觀看課件2(鱷魚)師:小象來到了什么地方?河里的"木頭"是誰?

  3、觀看課件3師:看看發(fā)生了生么事?(引導幼兒看圖并說出鱷魚正 在咬住岸上邊小象的鼻子,讓幼兒觀察小象的'鼻子被拉得長長的。)

  4、觀看課件4師:小象使勁拉呀,拉呀,它的鼻子拉得長起來了,鱷魚放開了小象的鼻子。

  5、觀看課件5師:小象的鼻子變長了之后可以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回答出故事中的意思)

  6、觀看課件6師:原來小象的鼻子變長了有這么多好處!讓我們一起看看其它的小象都在干什么。

  三、師生共同復述故事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看課件復述故事的內容,幫助幼兒梳理思路,知道小象鼻子的作用。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后把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同時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了解鱷魚的特性。

  故事《好奇的小象》

  從前,象的鼻子都是扁扁短短的,就跟一只小皮靴那么大。

  可是,有一只好奇的小象,他忽然想知道:鱷魚拿什么當飯吃呢?

  "請問,"小象對著河里一根木頭似的東西有禮貌地問,"您知道鱷魚拿什么當飯吃嗎?""到這兒來,小家伙,我小聲告訴你。"于是,小象把頭伸過去,"木頭"一口就咬住了它的鼻子。"我就是鱷魚,我今天午飯就吃小象了!""哎呀,快放開我!"小象哼哼著說。他使勁拉呀,拉呀,鼻子都拉長了……鱷魚終于"噗"的一聲放開了他。

  鼻子真痛啊!

  忽然,有只蒼蠅飛來,長鼻子"啪"地一下就打死了蒼蠅。肚子餓了,長鼻子一下就卷起一把草,送進嘴里去了。

  長鼻子真有用!小象的兄弟姐妹們都跑來找他拉鼻子。

  從那以后呀,所有的小象就都長著長鼻子。

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嘗試讓瓶子發(fā)出聲音。

  2、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搖動后會發(fā)出不同聲音。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給每位幼兒提供經(jīng)過裝飾的瓶寶寶二只(一只內有黃豆或玻璃球、米,一只沒有)

  2、玻璃球、黃豆、米、紙片若干盆、勺子各一

  3、錄音機、幼兒熟悉的《大雨和小雨》歌曲磁帶

  教學過程:

  1、玩一玩,發(fā)現(xiàn)兩只瓶寶寶的不同之處。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只可愛的瓶寶寶,它們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我們給瓶寶寶取個名字,好嗎?

  師:你們也有和老師一樣的兩只瓶娃娃,現(xiàn)在請你們去玩一玩,看看你還能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玩起了瓶寶寶,他們有的仔細地比較著瓶寶寶的外表,有的放在耳邊搖搖聽聽。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孩子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紅帽子瓶寶寶會唱歌,綠帽子瓶寶寶不會唱歌。他們自豪地把自己地發(fā)現(xiàn)大聲地講了出來。

  師: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幼兒:紅帽子瓶寶寶里面有東西,綠帽子里面沒有。

  師:這只綠帽子的'瓶寶寶不會唱歌很傷心,怎么辦?

  2、做一做,嘗試讓瓶寶寶發(fā)出聲音。

  師:老師準備了一些材料,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么。(教師出示材料:有黃豆、米、沙、紙片。)

  師:你可以自己選一種材料,讓你的瓶寶寶唱起歌來,我們可以請小勺子來幫忙,放好了記住把瓶寶寶的帽子戴戴好,然后聽一聽,學一學你的瓶寶寶是怎樣唱歌的,還可以給你的好朋友也聽一聽,猜一猜。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鼓勵幼兒使用小勺子把材料放進瓶寶寶的肚子里。

  3、猜一猜,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寶寶中搖動后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師:你們的瓶寶寶會唱歌了嗎?誰來讓你的瓶寶寶唱給大家聽一聽,他的瓶寶寶是怎樣唱歌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我們一起猜一猜,他的瓶寶寶里面到底放了什么東西?還有誰的瓶寶寶里也放了XX,你們一起來搖一搖。

  師:誰的瓶寶寶的歌聲和它不一樣?請你也來給大家聽一聽、猜一猜。(分別請放入不同材料的幼兒上來請其他幼兒聽聽猜猜)

  師:原來,瓶寶寶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搖一搖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4、跟著音樂搖一搖,體驗成功的樂趣。

  師:現(xiàn)在讓“瓶寶寶”和我們一起來唱支《大雨和小雨》的歌吧。大雨唱歌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小雨呢?我們讓瓶寶寶來學一學。(引導幼兒分別根據(jù)大雨和小雨的輕響嘗試改變搖動瓶寶寶的力度)

  幼兒一起跟著歌曲搖動瓶寶寶邊唱歌邊跳舞。

  五、延伸活動

  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在科學角中繼續(xù)引導幼兒分別在兩個瓶寶寶中放入不同數(shù)量黃豆,去玩一玩、聽一聽,從而發(fā)現(xiàn)瓶寶寶中放入不同數(shù)量的黃豆,也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懂得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教育幼兒要關心,愛自己的家人。

  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若干 電話機一部

  活動過程:

  一、“媽媽,我們回來了!”

  1、教師戴頭飾扮兔姐姐,幼兒扮小兔,一起在草地上念兒歌(小白兔,蹦蹦跳,跳到草地吃青草。)邊自由做小兔動作。

  2、下雨了,小兔們跑回家,走到家門口,兔姐姐帶領小兔們,敲門:“媽媽,我們回來了?”

  二、推門進去,“媽媽去哪了?”

  1、小兔們走進家門,自由的圍著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上或地上。

  2、咦,媽媽呢,媽媽不在家,她回去什么地方呢?(啟發(fā)幼兒猜猜媽媽有可能去的地方。)

  3、這么長的時間了,媽媽怎么還不回來,真著急,怎么辦呢?(請幼兒想象,怎樣才能知道媽媽到哪去了?)

  4、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兔姐姐決定打電話問……

  三、打電話了解媽媽的去向。

  1、怎么打電話呢?

  2、“媽媽沒有去上班,手機也關機了,這可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提出給爸爸打電話的辦法)

  3、我們怎么問爸爸呢?請大家想一句問爸爸的話。

  4、兔姐姐打電話,與爸爸通話:“喂,爸爸,我是小兔,你知道媽媽上哪去了嗎?噢,原來奶奶病了,媽媽去照顧奶奶了。”放下電話。

  四、接到媽媽的電話。

  1、正在此時,電話鈴響了,兔姐姐拿起電話,原來是媽媽的打來的。

  2、放媽媽的電話錄音:“小兔們,我是媽媽,奶奶病了,現(xiàn)在在醫(yī)院里,我在照顧奶奶,現(xiàn)在還不能回來,你們幫媽媽做些事情好嗎?小兔們,你們把外面的衣服收進來,折疊好;把桌子上的碗、調羹和杯子收起來放整齊;把桌子、椅子擦干凈;把地掃一掃;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把書架上的書整理整齊。小兔們聽清楚了嗎?媽媽再說一遍……好了,等一會媽媽回來看看我的寶寶是不是很能干,媽媽帶好吃的東西給你們吃,好嗎?小兔寶寶們再見!”

  3、你們聽到媽媽剛才在電話里說了什么?(請幼兒復述電話內容)

  4、請小兔們幫媽媽做事情。

  五、媽媽回來了

  1、我們把加整理得多干凈呀,媽媽說的事情我們都做好了沒有?(請幾個小兔寶寶去檢查一下)

  2、媽媽回來了,(請配班老師扮兔媽媽)兔媽媽:“小兔寶寶,你們把家整理得真干凈呀,你們真是能干得好孩子,媽媽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我們一起坐下來吃好嗎?(幼兒快樂的分享)

  教學反思:

  知道了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干家務活兒。這不僅能夠分擔父母的辛勞,更有利于培養(yǎng)自己的生活能力,養(yǎng)成勞動習慣。老師衷心希望同學們學過這課,都能主動關心、體貼父母,多做家務,做好父母的小助手。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動物的動作,并能用動詞準確描述,如:飛、跑、爬、游、跳等。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2. 培養(yǎng)幼兒熱愛運動的.習慣,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動物運動會》小老虎、蜜蜂、蝴蝶、蜻蜓、小馬、小羊、袋鼠、松鼠、青蛙、毛毛蟲、螞蟻、魚、鵝等圖片各一張。

  2.音樂磁帶、《健康歌》《我們大家愛運動》、錄音機一架。

  3.獎牌五個,分別寫上數(shù)字1到5的。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老虎圖片、導入情境,歌表演《健康歌》,激發(fā)學習興趣。

  1.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老師,小老虎看見了也進來看你們在干什么,我們來表演一個舞蹈來歡迎她們好嗎?請聽音樂《健康歌》。

  2.小老虎說:"哇!你們人類可真愛運動,難怪身體這么健康。聽說:你們人類有舉辦奧運會,有舉辦全運會,又有舉辦亞運會,我們小動物也不能落后哦!今天我們動物界也要開個小小運動會,比一比,賽一賽。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動物運動會?"

  二、觀看小小運動會;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觀察圖片,啟發(fā)幼兒完成問題。

  這么多小動物參加運動會,好熱鬧啊!我都看花眼了,那誰看清楚了告訴我:

  1.運動會上有哪些小動物?(有小鳥、有小狗、有小兔子、還有烏龜和小鴨子)

  2.他們分別在做什么運動? 分別出示動詞卡片飛、跑、爬、游、跳。

 。1)小鳥在飛,來我們送個"飛"的字寶寶給小鳥,并模仿小鳥飛。

  (2)小狗在跑,來我們送個"跑"的字寶寶給小狗,并模仿小狗跑。

 。3)兔子在跳,來我們送個"跳"的字寶寶給兔子,并模仿兔子跳。

 。4)烏龜在爬,來我們送個"爬"的字寶寶給烏龜,并模仿烏龜爬。

  (5)小鴨在游,來我們送個"游"的字寶寶給小鴨子,并模仿小鴨游。

  3.再次觀察掛圖,引導幼兒用較連貫的句子描述。

  小鳥在飛,飛得怎樣?小鳥在飛,飛得高。

  小狗在跑,跑得怎樣?小狗在跑,跑得快。

  兔子在跳,跳得怎樣?兔子在跳,跳得遠。

  烏龜在爬,爬得怎樣?烏龜在爬,爬得慢。

  小鴨在游,游得怎樣?小鴨在游,游得歡。

  4.引導幼兒討論:小動物比賽,誰最快,誰最慢?誰能拿第一名,誰能拿第二名………并為它們獎獎牌。

  三、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啟發(fā)幼兒想像。

  除了上面的圖中小鳥會飛,還有誰會飛?(蝴蝶、蜜蜂、蜻蜓等),小狗會跑,還有誰也會跑?(小馬、小羊等)兔子會跳,還有誰會跳?(袋鼠、青蛙等),烏龜會爬,還有誰會爬?(毛毛蟲、螞蟻等 )小鴨會游,還有誰會游?(魚、海豚、鵝等)。以后小朋友想到了就告訴我好嗎?

  四、小結:

  小動物們都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積極參加運動。我們小朋友也要多運動,才能增強體質,身體才會健康。如,雙休日,讓你們的父母帶你們去廣場跑一跑,去五虎山爬山,去西湖公園放風箏等等。特別是現(xiàn)在流行甲流的時候小朋友更愛多運動。

  延伸活動:

  歌表演《我們大家愛運動》

小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家 ”是一個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在設計時我想到小班孩子總是不善表達,對“小班孩子能說什么,能說到什么程度”等問題進行了思考。為此,我試圖在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基礎上,把活動重點確定為“學會用正確的語言說出爸爸媽媽的姓名及家庭住址。為了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我用木偶“小鴨和小雞 ”貫穿整個活動。引導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家 ”的幸福。重視幼兒的.思考與交流,歸納與提升,并自然地滲透健康,社會等多方面的教育。

  活動目標:

  1、能初步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會說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姓名及家庭住址。

  2、萌發(fā)孩子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3、初步感知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初步體驗家人間的親情。

  4、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萌發(fā)愛父母的情感。

  5、學會愛家人、家鄉(xiāng)、祖國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經(jīng)驗準備: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自己的家住哪里。

  2、木偶小鴨,小雞各一個及動物全家福照片各一張。

  3、音樂:讓愛住我家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小鴨,小雞,引發(fā)幼兒與木偶交流的興趣。

  今天,小鴨和小雞來到我們小一班,想和小朋友們做個朋友。它倆還不認識我們班的小朋友呢,怎么辦呢?先讓我們自己來介紹一下吧!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爸爸媽媽的姓名,家庭住址。

 。1)木偶小鴨,小雞示范講述。

  小鴨邊出示照片邊說:我是小鴨,我的爸爸叫公鴨,媽媽叫母鴨,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家住在 XX新村X幢X號,歡迎大家到我家去玩。

 。2)鼓勵幼兒大膽向木偶小鴨,小雞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

  我的家里有哪些人?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我家住在什么地方?最近我家有什么特別開心的事情?

  3 激發(fā)幼兒對家的熱愛之情。

 。1)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2)集體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

  小鴨,小雞:我們也喜歡自己的家,我愛我家。

  活動延伸:幼兒帶一張全家福,在語言活動區(qū)互相介紹自己家的簡單情況,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04-26

小班的教案11-17

[精選]小班教案01-0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精選]07-22

小班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8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19

(精選)小班教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