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是哪一集,斯巴达克斯血与沙第一季无删减,亚洲视频免费观看,忧郁症韩剧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11 10:20:15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6篇[通用]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6篇[通用]

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在本活動前,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對幼兒園里的樹木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在大班的幼兒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護綠行動,做到人人參與,從而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huán)保、生態(tài)意識,可以達到為班級、幼兒園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huán)境的目的。在活動中,老師也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討論、將計劃付諸行動,并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并和同伴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各種樹的`基礎上,了解樹的用處,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經驗設計標志。

  2、萌發(fā)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各種大樹的照片、事先已經帶孩子們認識過幼兒園里的大樹

  已經學習過詩歌《樹真好》

  活動流程:

  一、周圍的樹

 。ǔ鍪緷h字"樹")這是"樹",你在哪里看見過樹?

  小結:在馬路邊、公園里、小區(qū)里、小河邊、家里都有樹,我們生活周圍到處都有樹。

  --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表述基本上是經驗的回顧,所以都可以圍繞中心來進行。

  二、幼兒園中的樹

  1、你們知道這些樹的名稱嗎?

  桃樹、柳樹、冬青樹、杉樹、羅漢松、黃楊,垂絲海棠并掛上了樹的名稱

  2、小結:幼兒園里有許多樹,這些樹到底有什么用呢?。

  三、樹有哪些用處

  1、和幼兒共同討論樹的用處:防風沙、制造新鮮的空氣、美化環(huán)境、制作家具、造紙等。

  小結:大樹可以幫助我們,它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四、保護我們的樹朋友?

  1、討論:如何讓大家都能來愛護這些小樹。

  2、制作護綠公益標志。

  分組設計標志,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利用已有的經驗制作標志。

  五、把設計好的標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小結:樹真好,所以我們要關心、愛護它,幼兒園的樹多了,幼兒園就更美了。

  詩歌:《樹真好》

  樹真好。

  小鳥可以在樹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嘰嘰喳喳地叫。

  樹真好。

  能擋住大風,不許風沙吵吵鬧鬧,到處亂跑。

  樹真好。

  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陣陣風兒吹,滿樹花香往屋里飄。

  樹真好。

  我們全家在樹蔭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說說笑笑,熱熱鬧鬧。

  樹真好。

  天熱了,樹下鋪著陰涼兒,我和我的小貓咪,躺在樹下睡午覺。

  樹真好。

  如果有一只大狗來追我的小貓,小貓就爬到樹上躲起來,氣得大狗"汪汪"叫。

  樹真好。

  我做個秋千掛在樹上,讓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搖啊搖,搖啊搖。

  樹真好。

  夏天的夜晚靜悄悄,只有樹葉和微風在一起唱歌謠。

  樹真好。

  樹葉在秋風里飄呀飄,樹下鋪著樹葉地毯,我們可以在上面滾來滾去,跑跑跳跳。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動物冬眠的現象。

  自由模仿動物冬眠的動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冬天到了”圖片;“動物冬眠”組圖;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冬天到了”,引導幼兒討論冬天的`話題,導入活動。

  ——圖片上是什么季節(jié)?(冬天)

  ——冬天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很冷……)

  ——寒冷的冬天,你喜歡躲在家里還是出去玩呢?

  ——猜猜小動物們會喜歡躲在家里還是出去玩?

  出示組圖“動物冬眠”,引導幼兒了解動物冬眠的現象。

  ——冬天到了,天氣變得很冷,很多小動物都喜歡躲在家里,它們躲在家里做什么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猜猜這會是誰的家?

  ——刺猬/癩蛤蟆/蛇的家在哪里?(枯枝和落葉堆里/土洞或淤泥里/樹洞里)

  ——刺猬/癩蛤蟆/蛇在做什么?

  ——它們什么時候會起來呢?

  小結:到了冬天,天氣變得很冷,小動物們可以吃的東西變得很少。于是很多小動物都會躲在家里睡覺。它們一般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春天再出來。這種不吃不喝、躲起來睡覺過冬的現象叫做“冬眠”。

  播放背景音樂,帶領幼兒玩游戲“冬眠啦”。

  1、介紹游戲規(guī)則。

  1)幼兒四散教室周圍跟著音樂隨意律動。

  2)教師口令:“冬天來啦”,幼兒暫停,自由扮演喜歡的小動物并做睡覺姿勢。

  3)教師口令:“冬天過去了,春天來啦”,幼兒展開雙臂,作蘇醒狀,繼續(xù)律動。

  2、組織幼兒玩游戲。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帶領幼兒一起查資料,了解其他動物過冬的有趣現象。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的孩子面臨上小學,認識記錄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通過與部分幼兒家長和小學老師的交談了解到:很多幼兒進入小學后,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就包括認識鐘表這一環(huán)節(jié),由于不認識鐘表而耽誤了上課時間。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特意設計了《有趣的鐘表》 這一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謎語引出《有趣的鐘表》、知道鐘表上時針、分針的名稱以及運轉規(guī)律,從而使幼兒學會看整點、半點。

  2、引導幼兒撥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作息時間。

  3、培養(yǎng)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錄音磁帶

  2、數字頭飾、動物頭飾

  3、大鐘表一個、幼兒每人一個可撥動的小動物鐘表模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鐘表:

  1、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游戲進入活動室。

  2、用猜謎語形式導入活動,使幼兒了解鐘表的名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謎面:“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謎底:鐘表)

  3、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認識時針、分針以及他們之間的不同,認識鐘面上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鐘表,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 3 6 9)

  二、認識整點:

  1、放課件,讓幼兒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師演示:時針、分針都指到“12”上,然后將分針轉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讓幼兒注意這時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了一個大格,指到數字“1”上),提問幼兒是幾點,這樣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字“12“上,時針指到數字幾上就是幾點整。

  2、出示小動物時鐘模型,讓幼兒自己撥出下列作息時間,并比一比誰撥得又對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飯; 晚上8:00睡覺。

  三、放歌曲《小時鐘》:

  教育幼兒珍惜時間,不能浪費時間。

  四、認識半點:

  1、放課件,讓幼兒再次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師演示:時針和分針都指到數字“12”上,然后將分針轉半圈,指到數字“6”上,讓幼兒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間)。提問幼兒是幾點?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字“6”上,時針指到兩個數的中間,時針前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2、出示小動物鐘模型,讓幼兒撥出作息時間:

  上午8:30上課; 下午3:30做游戲; 下午5:30放學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重點說明鐘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表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表?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表的用途)

  2、教師歸納:鐘表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表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表,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表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表的用處可大啦。

  六、表演游戲:(結束)

  小朋友戴頭飾圍成一圈,師說:“小鐘表呀表盤圓,12個數字圍一圈,分針長來時針短,分針帶著時針轉。小朋友們仔細看,現在時間是幾點:8:00 ; 2:00 ; 9:30; 11:30游戲反復進行,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顒又型ㄟ^讓幼兒做小主人,讓幼兒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fā)了幼兒展示自我的愿望,讓幼兒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多樣的活動形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單一技能的訓練,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和協作精神的培養(yǎng)。課件背景音樂的播放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樂曲中鐘表形象。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綜合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yǎng)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yǎng)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梁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fā)愁不知怎么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么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橋?在古代人們用什么來建造橋梁的?小熊喜歡嗎?為什么?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么區(qū)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么橋?鋼筋吊橋的用什么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么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么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么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梁。

  三、我們看了這么多橋梁,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么?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梁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梁。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后一起送給小熊。

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2、初步了解人的哪些部位怕癢,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

  3、嘗試在玩“找癢癢”游戲中學會簡單的統計。

  二、活動準備:

  知道準備:幼兒對身體的部位有一定認識。

  1、民間兒歌《撓癢癢》

  2、學具:羽毛、毛筆、草、玩具、瓶子、勺子等操作材料每兩人一份。

  3、統計表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湘西民間游戲《撓癢癢》兒歌導入。

  兒歌:磨子磨,鏟子鏟,螞蟻子摳手板,砍三刀,伸手桿,噶哩哩。

  (1)請一位幼兒與老師一起玩游戲,并請幼兒說說其感覺。

 。2)衣所有幼兒玩游戲,重點:自己撓自己癢癢不覺得癢,別人撓了才會癢。

 。3)根據上一發(fā)現,請幼兒相互配合玩游戲。

  2、哪些物品撓會癢。

 。1)討論:除了用手撓會癢,還有什么會讓你覺得癢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材料。

  (2)隨意取身邊的物品進行癢癢嘗試。

  并小結柔軟的物品最能引起癢的感覺。

 。3)操作活動、游戲。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感受管子的多樣性,了解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樂意大膽探索實驗,并根據結果總結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尋找自己認為是管子的東西。

  物資準備:

  收集各種各樣的管子;水、豆子等游戲材料;茶杯和茶。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感知管子在顏色、形狀、長短、粗細、軟硬、光滑與粗糙等方面的不同。

  師:昨天我們小朋友都去尋找管子了,你們找到的管子和老師找到的管子都在這兒,等會請你們找個好朋友一起去用小眼睛仔細地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捏一捏,把幾根管子放在一起比一比這些管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1、幼兒操作比較。(教師和幼兒進行個別交流)

  2、互相交流、學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的經驗。

  師:誰來說說,你們發(fā)現管子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請兩個小朋友一起來回答。(教師引導幼兒從管子的顏色、形狀、長短、粗細、軟硬、光滑與粗糙等方面來回答。并在過程中發(fā)起兩兩互動或全班互動)

  3、小結。

  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發(fā)現了管子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顏色不一樣,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形狀不一樣,用小手摸一摸,有些管子軟軟的會跳舞,有些管子硬硬的會唱歌。有的摸起來一棱一棱的,有的摸起來光光的、滑滑的,放在一起比一比,還發(fā)現管子的長短不一樣,粗細也不一樣。這些管子真有趣,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它們都有一個一樣的名字——叫管子。

  二、了解管子中間空,東西可以通過的'本質特征。

  1、通過游戲了解管子中間是空的。

  師:你們愿意和管子做游戲嗎?這里有水和管子,等會可以用水和管子做游戲;這里呢,還有豆子和管子,可以用豆子和管子做個鉆山洞的游戲;這里還有茶,能不能用吸管喝到茶,能不能用茶吹泡泡呢?小朋友輕輕地去找一個游戲玩一玩。玩過以后可以再去玩一玩別的游戲。

  2、幼兒交流游戲的玩法和自己的發(fā)現。

  師: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你剛才是用管子和誰做游戲的?你是怎么玩的?

  3、小結:小朋友們真厲害,你們發(fā)現了管子的秘密:水、氣、彈珠都能從管子里面出來,管子中間是不是空的呢?(空的)管子真奇妙,所有管子中間都是通的,里面空空的。

  三、拓展經驗,了解管子的用途

  1、教師:在我們的周圍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見到過管子?它們是干什么用的?

  2、播放多媒體課件。

  3、小結:日常生活中管子的用處可多了,浴室有、洗衣機上有,空調上有,抽油煙機上也有,汽車上、摩托車上,還有下水道管子呢……它們可以用來通水、通氣、通油、通電線等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就連我們的身體里也少不了它,比如血管、氣管、腸子等。

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春夏季是易發(fā)病的季節(jié),也是容易感染細菌的季節(jié)。針對這種情況,如何因勢利導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今年,出現了手足口疾病,而且情況非常嚴重,如何對幼兒進行愛清潔,講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對防范疾病,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就顯得十分重要。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愛清潔的活動,如:有趣的肥皂、洗手、漱口等活動!队腥さ姆试怼愤@節(jié)活動是通過讓幼兒玩一玩、摸一摸、做一做等方法,讓幼兒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及它的用途,并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確洗手的方法。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力及實際操作能力,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建立良好的的衛(wèi)生保健常識,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1、培養(yǎng)幼兒用肥皂洗手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2、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活動,使幼兒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活動準備]各式各樣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種舊玩具、舊手絹等;吹泡泡玩具瓶(與幼兒人數相等);“我愛洗澡”音樂及磁帶、錄音機;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凈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個,小方布一塊,剪好的小紅星若干。

  [活動過程] 1、《我愛洗澡》音樂,老師與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1)老師吹泡泡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肥皂并請幼兒描述。(請幼兒自由發(fā)言)

 。3)出示多種多樣的肥皂,讓幼兒觀摩。老師引導幼兒觀察肥皂形狀、顏色、氣味,并用手摸摸,說出感覺。(幼兒分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幼兒自由玩肥皂、臟玩具等,老師引導幼兒尋找肥皂的小秘密。(幼兒在玩中發(fā)現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產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臟東西變干凈……)。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老師適時獎勵。

  3、引導幼兒正確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兒講衛(wèi)生。

  老師:孩子們,誰來告訴我你平時是怎么樣洗手的?幼兒講述自己洗手的方法。老師:“想想怎么樣才能把我們的小手洗的更干凈?”(與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

  4、幼兒自由吹泡泡,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把各種玩具用清水沖洗干凈

  [活動點評] 此次活動幼兒對“玩肥皂”極感興趣,通過自主的探索,發(fā)現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藥味,搓在手上會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樂樂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學會了如何正確地用肥皂洗手;顒舆^程中發(fā)現:(1)個別幼兒只顧玩玩具而忽視了探索肥皂的小秘密,對此,教老師應適時引導;(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適。其次,活動中,要引導幼兒盡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灑到地面上,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附兒歌:洗手歌 小朋友,來洗手,

  卷起袖,淋濕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凈。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典】09-08

(精選)科學教案09-07

科學教案(精選)10-07

【精選】科學教案09-06

科學教案[精選]09-19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16

科學教案(經典)08-13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