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科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一、幼兒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塊白布和葉子;
2、四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瓣等(如:草葉小番茄、各種顏色的花瓣等);
3、小積木,白色棉布每人兩份;
4、各種食物:糖果、有顏色的饅頭、面粉等;
5、黑板一塊、PPT、做彩色面的視頻。
二、教師示范材料:白布,綠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魔術,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觀看魔術表演。
。1)你們有沒有看過魔術?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很棒的魔術表演,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教師表演魔術:現在我的魔術開始了,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這是什么?(出示葉子)看一看,我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與探索欲望)
。2)魔術結束,發(fā)生了什么現象?(白布變成綠色的了)
2、幼兒嘗試操作。
。1)你們覺得這個魔術有趣么?那現在我們自己來嘗試變一次?纯蠢蠋熃o你們準備了什么材料?(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2)幼兒嘗試自己動手操作變“魔術”。
(3)觀察自己“魔術”后白布的變化。
老師提問:為什么布會變成綠色的呢?(因為葉子上的綠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結:原來植物的葉子里有綠顏色,它有一個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兒預測猜想。
我們已經在植物的身體里找到了綠色,那你們猜一猜植物的身體里還會不會藏著其他的顏色?(幼兒猜想)
2、幼兒探索驗證。
。1)熟悉材料。
師:我們現在自己來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體里有沒有其他的顏色。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各種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實也有植物的葉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逐一介紹材料:胡蘿卜、小番茄、檸檬皮青瓜皮楊梅各種花瓣等)
。2)第二次操作。
師:剛才我們已經學會魔術這個本領了,這一次請你們自己來變魔術。道具呢還是有一塊白布,然后請你們在籮筐里選一樣你喜歡的東西放在白布上來變魔術,看看最后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情。變好以后請你在白布上寫上你的學號,把它送到這里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
請幼兒把變好顏色的布按顏色分類擺放好。
黃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紅色的色卡
綠色的色卡
其它
提問:你變出了什么顏色?你是怎么變的呢?(引導幼兒用“我用什么變出了什么顏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師小結:
原來植物的身體里藏著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紫色還有綠色。這些藏在植物身體里的顏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聯系生活,提升經驗。
1、生活應用。
。1)出示PPT
這些植物色素還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們吃的食物里,不信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條):這是什么?它和我們平時吃的面條有什么不一樣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變出來的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2)觀看視頻。
廚師在干什么?你在畫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結:對了,這些植物色素就蘊含在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們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條。
。3)觀看PPT。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食物也添加過植物色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4)教師小結:
這種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們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們的食物變得更加美觀,更加的營養(yǎng)。
【活動延伸】
剛才我們已經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種顏色,想不想把這塊布變得五顏六色,更加美麗?請你們一起回到教師繼續(xù)來完成好不好?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自然界中的風提出問題,并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對提出的有關風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的模擬實驗。
2.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3.知道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教學準備:教師要布置學生課前搜集有關風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并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初步的整理和分類,以備課堂上進行交流。另外,還應讓學生課前觀察身邊哪里有風,什么地方可以產生風,并做好記錄。也可以讓學生注意觀察取暖鍋爐或工廠的煙囪、車間或煤礦鼓風機、早點攤用的風葫蘆等等,從而獲得第一手生活實例,為課堂上的交流作好鋪墊,也為探究風的成因模擬實驗準備盡可能多的原型。在模擬實驗材料的準備上,要體現開放性的特點,如可以準備教科書提示的模擬實驗用的主體材料——可樂瓶,也可以用易拉罐、牙膏盒、紙筒等,只要學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教師課前也應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文字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準備有關自然界風的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生活中哪里有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交流,說一說生活中的與風有關的現象及自己對風的感受和體驗,從而使學生意識到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風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提出問題“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問題展開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設。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和科學基礎上,不能是空想。要讓學生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我們的猜想與假設
2、猜想與假設:我的證據(根據)
3、制定方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4、實施探究:
自然界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師提出問題:“以上是我們對風的成因進行的猜想與假設,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想呢”,讓學生思考、設計驗證實驗方案。在這之前,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再現生活原型,可以展示幾張有關火爐、鍋爐等的.圖片,也可以語言提示學生回憶火爐等的生活體驗或經驗,給學生以原型啟發(fā)。然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實驗方案,相互補充和完善,進而形成1—2個模擬實驗方案,并將小組的方案在全班進行交流和評價,以實現相互啟發(fā)、方案共享的目的。在充分交流和完善驗證方案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按照既定方案展開驗證活動,教師要提示學生使用剪刀或小刀時注意安全,并要求學生將實驗現象做好記錄。最后,引導學生根據模擬實驗的現象推測自然界中風的成因?梢宰寣W生用語言文字的形式描述風的形成過程。
5、展示交流
讓學生用繪圖的方式繪制風的成因圖,并在全班進行展示和交流;顒咏Y束,教師要組織學生總結評價活動的開展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合作精神進行鼓勵性評價,并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
6、拓展創(chuàng)新:
本課的拓展活動主要是對課堂研究風的活動的一個延伸,主要是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完成,因此,教師應安排一定的時間對學生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和匯總,并以此為基點,鼓勵學生進一步探究與大氣層有關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
本拓展活動只是一個指向,教師完全可以自己設計適合學生課后探究的題目或活動,如“月球上有沒有風”、“太陽風是怎么回事”、“風與我們的生活”、“風的利弊”等等,以此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
先由小組交流資料,再在全班發(fā)布新聞。
小組合作,探索研究,對于合作中表現出色的小組獎勵“合作小伙伴”
學生按照不同的問題進行回答,同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進行及時的表揚與肯定。
有疑問的問題,通過交流進行解答。對于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放到課下或以后解決。
作業(yè)設計:
思考題:浴室里的涼風是怎么來的?
小實驗:跳來跳去的小球。
將兩個玻璃杯口對口的平房在桌上,兩個杯口的距離不要太遠。在一個玻璃被里放一個乒乓球,雙手扶穩(wěn)杯子,往兩個杯子口中間吹氣。
板書設計:
風從哪里來
生活中哪里有風?
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驗證猜想
風的種類:
1、海陸風2、季風
3、信風4、臺風
5、山谷風6、龍卷風
7、颶風8、火風
課后反思:
風的形成是非常抽象不好理解的,本課通過做實驗使學識進一步了解了風的形成原因和過程,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們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假設進行思考,如:有一個學生問:把一臺電冰箱放到一個很熱的屋子里,打開電冰箱門的時候,會感到有風吹嗎?達到了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對風的成因作假設性解釋,從而真正理解了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蠟燭的作用及用途。
2.觀察蠟燭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狀態(tài)。
3.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蠟燭、打火機、紙、理石板
1.謎語導入——心細如線,胸懷大志,燃盡自己,照亮別人。讓小朋友們猜出謎底是蠟燭。
2.出示蠟燭并且觀察蠟燭,發(fā)現蠟燭遇冷水凝固的現象,觀察蠟燭油在不同材料上的凝固狀態(tài)。
3.討論舉出蠟的3種不同用途。
4.會制作兩種不同的蠟燭花,點燃蠟燭,讓蠟燭油滴在水、紙、布、理石板上,發(fā)現它的變化。
5.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并獨立創(chuàng)作一幅蠟染畫。
幼兒園教案活動延伸:
1.在家里與媽媽一起創(chuàng)作小蠟燭,找一個灌裝的飲料桶,把蠟和蠟筆削入桶中;
2.加熱并攪拌里面的'蠟和蠟筆,使之熔化;
3.把熔化的蠟液倒入好看的容器中,放入棉線做燭芯;
4.冷卻后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科學樂園:
生活中蠟的妙用可真不少,如:小蠟筆、制作蠟像、防水密封,還能去除房間里的異味等作用。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會邊實驗邊記錄,并將同類的水果歸類,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2、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蘋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種水果圖片、顏色標記。
3、課件-制作果汁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兒的實驗興趣。
教師:今天,小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給我們中班小朋友的一封信。信里寫的什么呀?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哇!有這么多的水果卡片,還有一張信紙,看看上面寫得什么?
1、讀信:小朋友,你們好!我們是小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很想知道各種水果的果汁是什么顏色的,我們想請你們幫幫忙,告訴我們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顏色的,與果皮的顏色是一樣的嗎?
2、討論: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顏色的?與果皮是否一樣?
3、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顏色,與他們的果皮是一樣的嗎?
老師也不太明白,今天我們來做次小小實驗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好嗎?
二、幼兒實驗了解各種水果的果汁顏色
教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水果,一些白布、還有一張實驗記錄表和一些顏色標記,
請小朋友實驗的時候一邊做實驗一邊將實驗的結果用顏色標記記錄到實驗表上。
1、幼兒一邊實驗一邊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教師巡回輔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實驗記錄。
2、請個別幼兒講述實驗過程和實驗記錄表。
3、對有爭議的實驗結果,教師實驗得出正確結果三、幼兒再次實驗,將水果歸類。
教師:這些水果的果汁顏色有的和果皮顏色一樣,有的和果皮顏色不一樣,那么,
哪些是和果皮顏色一樣的呢?哪些和果皮顏色不一樣呢?我們再一起來做一次實驗,
一邊做實驗一邊將水果進行歸類,將果汁與果皮顏色一樣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樣的放到一起。
三、幼兒操作
1、幼兒實驗,并將水果卡片歸類。
2、幼兒講述實驗結果。
3、送卡片:將水果卡片送到相應的筐中。果汁與果皮顏色一樣的放一個筐中,不一樣的放另一個筐中。
4、教師小結幼兒的'操作結果,表揚鼓勵。
四、給動物幼兒園回信,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教師:我們知道了各種水果的果汁顏色,可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們還不知道呢?
我們一起來回封信,告訴他們我們的實驗結果好嗎?
1、出好的實驗記錄表,疊好放進信封。
2、將歸類好的水果卡片分別包好,寫上說明裝入信封。
延伸活動:
1、師生一起寫回信。
2、自己動手榨果汁,一起品嘗果汁。
附:
橙汁和橙皮的顏色都是橙色的,橘子和橘皮都是橘黃色的,奇異果果汁和果皮的顏色都是綠色的。
蘋果果皮是紅色的,梨的果皮是黃色的,葡萄的果皮是紫色的,而它們的果汁卻都是無色的。
西瓜的瓜皮是綠色的而果汁是紅的。
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復習對三原色的認識,在玩色中感受顏色的變化現象。
2.組織幼兒通過操作,認識顏色的變化,讓幼兒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裝有半瓶自來水的瓶子,在瓶蓋里分別涂上紅、黃、藍等不同的顏色。
2.每張桌子上放一份裝有紅、黃、藍三色水的燒杯和滴管三根,每組準備一幅畫有大樹、鮮花等的背景圖。
3.每個幼兒一個果凍空殼,一根棉簽,一張紙。
4.詞卡:紅色、黃色、藍色等詞卡各一套,每組詞分別涂上相應的顏色。
三、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認一認
1.神秘水:
裝有半瓶自來水的'瓶子,在瓶蓋里分別涂上紅、黃、藍等不同的顏色,搖晃瓶子,使水的顏色發(fā)生變化。
。1)“老師這兒有三瓶水,都是什么顏色的?”
。2)“我們把它變成紅色,畫紅紅的太陽,好嗎?”老師左右搖晃瓶子三下!斑?怎么沒有變成紅色呀?哦,我忘了說口令了。小朋友一起幫老師說口令,好嗎?”老師上下搖晃瓶子,請小朋友說口令:“變呀變,變呀變,變出紅色畫太陽!
。3)同樣的方法,分別變出黃色、藍色的水。
(4)引導幼兒思考:“你們猜猜,為什么會這樣?”
老師揭示瓶蓋的秘密:“原來秘密都藏在瓶蓋里!
2.小結:這么多美麗的顏色其實都是由紅色、黃色、藍色這三種顏色變成的,所以我們把紅色、黃色、藍色稱為“三原色”。
3.“老師給每組準備了三種顏色的水,請你們自己玩一玩,小心點,別把水灑出來!闭堄變鹤杂赏嫔。
4.“你是怎么玩的?你變出了哪些顏色?”根據幼兒回答,老師展示他的作業(yè)紙。
5.引導幼兒討論:我們發(fā)現,同樣用“紅色”和“黃色”這兩種顏料,可是有兩個小朋友卻變出了“橘紅”和“橘黃”這兩種不同的顏色,為什么呢?
6.小結:原來加入不同量的顏色,能變出不同的顏色。
。ǘ┊嬕划,比一比
1.游戲:變色龍:讓幼兒根據需要,選擇顏色,用棉簽蘸著給圖畫涂色。
。1)教師介紹“變色龍”:這是“變色龍”,它最奇特的本領是,能隨環(huán)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如果變色龍躲在綠葉下,它會變成綠色;如果它蹲在橙色的樹枝上,
它會變成什么顏色?如果它爬在藍色的花朵中,會變成什么顏色?
。2)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條“變色龍”,請你在給“變色龍”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用棉簽蘸著顏料涂上相應的顏色,再把“變色龍”藏好。比一比,誰把“變色龍”藏得好,
不讓它的敵人發(fā)現。
2.欣賞幼兒的作品,集體評議。
3.布置畫展:機靈的變色龍。
活動延伸:
將材料放在“科學探索區(qū)”里,讓幼兒探索添加不同比例的“三原色”,變出更多的顏色。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經典]科學教案08-02
科學教案07-20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科學教案【精選】07-26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